锥形发酵罐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,但由于大罐本身的设计与制作、工艺管道的安排、仪器仪表的使用、配套设备和部件的完善等许多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,导致大罐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不正常现象,大致归纳如下:
- 一、大罐漏气
漏气是锥形罐生产中常见现象,主要发生在罐顶部分。罐顶安装有过压阀和真空阀,有一定数量的管道连接件,如果密封性能较差或是进罐、发酵、滤酒等工艺过程中阀门的动作造成的密封不良,都会造成大罐漏气。大罐漏气后,罐压保不住,啤酒CO2含量偏低。解决的办法是经常检查、清洗过压阀和真空阀,及时更换密封垫。
- 二、啤酒结冰
啤酒结冰的温度称为冰点。发生啤酒结冰现象,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是冷媒温度太低;二是锥形罐冷却夹套设计不当造成,且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外界气温较低时。为了避免酒液在罐壁结冰,冷媒温度不宜过低,按设计标准和工艺要求,冷媒水的温度控制在-4℃~-6℃就可以了,最多不超过-8℃。此外,冷媒水的进口不应设计在大罐的低温区,否则也极易造成啤酒结冰。
- 三、梯度分布
锥形罐由于高达十几米,其对流较差,上下液体存在温差,液体密度也不一样,且CO2含量上低下高,使发酵液存在梯度分层现象,对控制罐内酒液质量带来一定困难,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:
- 在罐底部安装CO2洗涤装置,在洗涤发酵液的同时,促进酒液的均匀混合。
- 设上下两个取样口,分别取样并混合,使样品具有代表性。
- 合理使用锥形罐上的冷却夹套。
- 四、锥形罐染菌
- 罐的表面积很大,如清洗不当,会造成积垢,易染菌。
- 罐的外接管道较多,要注意各个接口的清洗杀菌工作,否则极易造成染菌。
- 罐在生产过程中多次进出物料或气体,如果带有杂菌,就会造成染菌。
总的来说,罐内啤酒一旦污染,会给啤酒质量带来严重影响,所以一定要严格进行清洗和杀菌。
- 五、仪表误差
由于仪表的质量问题和操作人员的使用不当,使仪表测出的数据失真,这种现象比较普遍,主要表现在温度、液位、压力和清洗效果方面。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,一是采用质量较好的仪器;二是定期校正和经常检查仪表,以防操作不当。
- 六、CIP清洗效果差
CIP清洗效果差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是设备或部件选用不当;二是清洗剂使用不合适。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改正。
您好!请登录